为了解量子信息科技的前沿发展,4月28日,由前沿交叉科学院主办的交叉科学论坛在中关村校区图书馆108-109报告厅举行。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物理学会会士、2024年度国际量子奖得主、清华大学教授段路明应邀作题为“量子信息科技——现状与展望”的专题报告,全校师生共计百余人参加活动。报告由前沿交叉科学院院长陈棋主持。
段路明院士报告现场
段路明院士和参会师生
段路明院士在报告中以量子世界角度切入,详细介绍了量子计算机的基本概念及当前的应用领域,全面阐述了如何构建面向未来的大规模量子计算需求的量子网络架构,并且分享了目前的研究进展,对未来我国的量子信息科技研究与发展作出展望。在本次报告中,段路明院士以简明的风格和生动的阐述,彰显了量子计算机作为一项革命性技术的深远影响。
段路明院士在提问环节进行解答
在提问环节,与会师生围绕量子科学技术中的不同路线的研究进展等问题,与段路明院士深入交流。段路明院士结合当前实验与目前前沿技术,对每个问题进行了专业详实的解答。
报告人简介:段路明,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物理学会会士,2024年度国际量子奖得主。现任清华大学姚期智讲座教授,清华大学基础科学讲席教授。1994年与1998年分别于中国科技大学获得学士与博士学位,曾任中国科技大学教授,美国密歇根大学费米讲席教授。段路明院士从事量子计算机和量子网络方向的研究,完成了量子信息领域系列开创性工作,提出DLCZ(Duan-Lukin-Cirac-Zoller)量子中继方案、Duan-Kimble光量子计算方案、DGCZ(Duan-Gidke-Cirac-Zoller)纠缠判据、和基于二维阵列和光子网络互联的规模化量子计算方案,为实现长距离量子通信和可扩展量子计算奠定了基础,最近在清华实现基于300个离子量子比特国际最大规模的量子模拟计算,论文迄今被引用43500多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