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材料科学与工程

杨文秀

  • 所在学科: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
  • 联系电话:010-68915477
  • E-mail:yangwx19@bit.edu.cn
  • 办公室地点:中心教学楼1247

教育和工作经历

1. 2008.9-2012.7,兰州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化学,学士

2. 2012.9-2018.1,中科院长春应化所,分析化学,博士(导师:董绍俊院士,郏建波研究员)

3. 2018.1-2019.12,北京大学,工学院,博雅博士后(导师:郭少军教授)

4. 2019.12-2024.12,北京理工大学,前沿交叉科学研究院,预聘副教授 (王博教授团队)

5. 2024.12-至今,北京理工大学,前沿交叉科学研究院,长聘副教授 (王博教授团队)

主讲课程

1.《分析化学B》

2.《仪器分析实验》

研究方向

1.新型氢能与燃料电池催化材料与膜电极器件

2.新型电化学二氧化碳还原催化材料与器件

3.催化层构效关系研究

团队介绍

主要从事多孔纳米催化剂的设计及其在氢能与燃料电池、二氧化碳还原等领域的应用研究。团队现有博士后2人,博士研究生4人,硕士研究生6人。

已毕业硕士生6人,博士生2人。

学生毕业去向:

2023届毕业生:李柳桦(硕士,厦门海辰储能,助理工程师);王锦明(硕士,北京海博思创,产品设计工程师)

2024届毕业生:

刘亚荣(博士,郑州大学副研究员);孙彩婷(硕士,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汽车标准研究员);王昶力(硕士,清华大学深造读博)

2025届毕业生:

吕尊航(博士,中石化北京化工研究院,研究岗);田崇澳(硕士,北京汽车研究总院,工程师);董飞龙(硕士,北京北方华创微,工程师)

论文

迄今,以第一/通讯作者JACS、Angew. Chem. Int. Ed.、AEM等杂志发表论文36篇,ESI高被引论文9篇,他引6000余次。

主持项目

主持国自然面上项目 (2项)、青年项目(C类)、中石油创新基金、中国博士后基金面上项目、北京理工大学启动基金等。

专利

迄今,共申请中国发明专利9项,获权8项。

获奖

入选北京市青年人才托举工程,获吉林省自然科学二等奖、北京理工大学优秀博士论文指导教师、北京理工大学优秀硕士论文指导教师、北京理工大学青教赛校级三等奖等